​中医小儿推拿穴位(一)

2023-02-21   


一、 脾经  清、补、清补
作用:健脾和胃、补血生肌;消食积、化痰涎
主治: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乳食积滞、腹泻、疳积、脱肛、湿痰、虚喘咳嗽
二、 肝经  只清不补,要补就补脾经
作用:平肝泻火,解郁除烦、息风止惊。
主治:惊风、抽搐、烦躁不安、五心烦热;感冒、目赤、头晕头痛
三、 心经  只宜清不宜补,要补的话补脾代替
作用:清心安神、镇惊益智。
主治:心火旺盛引起的身热无汗、高热神昏、面赤、口舌生疮、小便短赤、眦红、烦躁、夜啼、弄舌等
四、 肺经
作用:宣肺清热、疏风解表、顺气化痰、利咽止咳。
主治:感冒、发热、咳嗽、痰喘、麻疹补透。
五、 肾经
作用:补肾益脑、益气养神、纳气定喘、温下元、止虚火。
主治:先天不足、久病体虚、肾虚久泻(五更泄泻)、尿频、遗尿、虚汗咳喘;小便赤涩
六、 平肝清肺  此穴只清不补
作用:用于呼吸系统的疾病
主治:感冒、咳嗽、发烧、肺炎、哮喘
七、 胃经
作用:清胃热、泻胃火、除烦止血、降逆止呕
主治:恶心呕吐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痘疹潮热不退、吐血、鼻衄。
八、 大肠经  清、补、清补
作用:1.补 涩肠固脱、止泻痢;2.清 清利肠腑、除湿热、导积滞、退肝胆之火;3.清补大肠:调整大肠功能
主治:赤白痢疾、泄泻、便秘、脱肛、肛门红肿
九、 小肠经  本穴只清不补
作用:利尿止泻、泌别清浊、清膀胱之热。
主治:尿闭、小便不利、水泻无小便、口舌生疮。
十、 四横纹
作用:调中行气、消胀散结、行气平喘、清脏腑之热。
主治:腹胀、疳积、腹痛、纳呆、胸闷、痰喘、口唇燥裂等
以上次数皆150-250次/分钟
 
加穴  四缝穴:三棱针挑刺放血,一周一次,不能连续挑。
作用:除湿健脾
主治:疳积



在线预约

电话



版权所有:北京亿婴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 京ICP备19011098号-1     北京网站制作公司信达互联

已为位妈妈匹配到优秀阿姨